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系统化的专业实践课程,以真实项目设计的形式,将大学期间所有专业知识在项目中进行系统化的综合应用。项目选题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定位。在设计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上,为学生能适应设计人才市场需求,由学生到设计师的角色转换起到承启作用。以设计项目投产或实施为目标,在提升学生设计专业能力的同时加强对设计师行业道德规范意识的引导和设计师职责的执行。
依托部分项目简介
结合2022年“我为乡村种风景”长三角青年乡村振兴设计大赛提供的实践平台,学生分别联系了金山五一村,下坊村等村委会,拍摄宣传乡村振兴发展宣传视频短片。
班级,授课教师及嘉宾简介
班级:071519101
授课教师:孙淑佳、胡媛媛、张文、谭颖、刘宏波
嘉宾:上海福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汤利君/视频专业负责人;倪程鹏/后期制作负责人
讲座题目:《视频拍摄与后期特效处理》
各组课程作品简介
(1)作品名称:粽子(乡村振兴大赛作品)
团队组员:顾依晴、顾彭幸子、杜鹏飞、吴煜哲
设计说明:本设计定位于上海市金山区下坊村,经过实地勘察,了解村庄现状,当地产业,走入下坊村村民生活,在当地产业的基础上感受乡村振兴、发展。通过深入的了解我们得知村落划分为梨园、沪风茶园、叶聚兴粽子,老兵驿站等几大区域。以下坊村本土文化品牌叶聚兴粽子工坊为出发点体现出乡村振兴,表达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并且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以老兵驿站为代表的一系列精神文化发展,打造了一个有文化有品牌有精神的乡村振兴综合体。
设计感悟:在本次的下坊村拍摄设计中,我们走访了村子农户,采访了村民,弥补了我们对于乡村振兴方面的知识漏洞与盲区,知道了现在城市年轻人对于乡村的看法,以及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对于乡村的不同想法,比如说:乡村并不是一个应该逃离的地方,我们的学习应该是为了更好的回馈这里,乡村对于我们不该只是一个困住我们的牢笼,而应该成为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在这次的视频从分组、企划、分职位,再到落实工作、与组员工作交流、穿插工作等一系列的工作中,我们组员四个有不足,也有努力克服学习,带给我们非常宝贵的经验与丰富的学习过程。
视频
(2)作品名称:《听说》
团队成员:胡云鸿,黄婧,贾依霖,吴柯霖
设计说明:本项目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园的宣传片。视频分为两大板块,第一个板块是以宏观的视角或者说以官方的风格介绍校园不同方面的魅力,共有3个部分:美景和基础信息(官方宣传片)、校园美食(美食节目)、社团活动(短视频形式)。第二个板块是以微观的视角,从学生个人的校园生活感受出发,基于画面的动势将一个个学生日常生活的画面串联起来,表现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一面,生动而富有活力。
设计感悟:本次项目综合设计的训练让我们对数字短片的策划、脚本、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整体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我们也对如何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到实际项目中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此外,我们还意识到,创意策划和脚本到实际拍摄制作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可抗力和阻碍,导致最初的方案无法顺利实施,还应当在前期进行更多的准备。
视频
(3) 作品名称:《寂静的家园》动画(参赛作品)
团队组员:韩宇
设计说明:本设计主题是海洋保护相关,充分表现了海洋受到垃圾污染的严重,以海洋中的鲸鱼为主要拟人角色,提取海龟,水母等相关海洋元素,旨在通过这部动画让观众直面垃圾的投放对海洋生物造成的破环性后果。让人们对海洋垃圾污染问题引起深刻反思。
设计感悟:在动画的设计过程中,我运用了倒叙的叙事手法,但是逻辑上存在歧义,使设计理念的构思与最后画面的呈现之间的逻辑性不够紧凑,忽略了观众对于剧情的直观理解。这个问题需要在日后的作品制作中加以改进,使剧情逻辑表达更加清晰。另外,在日后的设计中,还应该更加丰富画面,使画面在视觉上达到更好的效果。
视频
(4)作品名称:不动心
团队组员:赵予多、詹顺、许慧玉、李欣玥
设计说明:邬瀚森为主角代入故事。新冠疫情常态化下,往日有序的社团训练规划被打乱,在如此大环境下,邬同学以及各社团成员如何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成为主要内容。。。。想借此片展现在如今环境下大学生(或指所有人),追求过去正常生活的渴望与无奈,通过纪录片的手法展现两代社团成员各自的追求与向往。
设计感悟: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是第3年,当所有人认为生活已经回归正常时,病毒的变种打破了我们的希望,政策管控的一步步加重影响到了所有人的生活。大学城作为人群聚集地,一切室内外的聚集运动被暂停、社团活动被暂停,生活被拘禁在了不过6平米的宿舍中。以邬汉森为代表的一代“松剑联”(剑道社)成员陷入了迷茫中,作为一项有强竞技性的体育运动,场地难申请、活动难组织,无不打击着社团成员们的热情。是否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了每个人心中最大的疑问。
视频
(5)作品名称:残梦(参赛公益短片)
团队组员:李映蓉、陈诺、陈昭茜、代亚男、张奕敏
设计说明:本设计名为《残梦》,采用实拍与绘画结合的动画,讲述了一个内心虚荣以及没有受到完整的性教育的女生上了大学以后,因为家境一般,同学的家境和生活习惯让她不由得感到自卑,她也想让大家大家羡慕和想要受到欢迎,在这样压抑的状态下她看到了贴在角落的卖卵小广告。利欲熏心以及想要尽快拜托自己现状的虚荣感使她联系了广告上的电话。最后因为身体出现问题,付出失去生命的惨痛代价。
设计感悟:所谓的“爱心捐卵”并不是献爱心的一种方式,而是在不符合卫生安全条件下的非法活动,许多被欲望蒙蔽双眼的的女大学生陷入了这样的黑色陷阱,他们往往会用“无伤害、绝对安全;每个月都会自然排卵,不捐也是浪费了”的托辞来诱惑受害者。迄今为止,“爱心捐卵”的小广告仍旧存在于城市里各个黑暗的角落,我们小组希望通过较为柔和的方式来讲述出捐卵骗局造成的悲剧,让女孩们免遭其害。让这条黑色产业链曝光在大众视野之下,让悲剧不再重演。
展板加视频
(6)作品名称:百家心·阿虹讲故事(参赛公益短片)
团队组员:李锦洲、王廖轩、王可莹、邹宇虹、张鉴伊
设计说明:本片想运用电视评书加栏目剧的形式演绎故事,故事通过生活原型事件改编,再以主持人叙述评价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为了反映在中国家庭教育中,有不少家长总是将自己放在牺牲者的位置上,于是不断地给孩子灌输“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若是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我”的观念,希望能够让孩子听话感恩。殊不知,父母的“牺牲”对孩子而言就好似“咒语”,对孩子产生的操控欲与命令的口气无时无刻都在敲击他们的内心,给其戴上沉重的心理枷锁,造成巨大的心理包袱,而使得孩子陷入情绪沼泽。本片拟造了小王和王妈两位角色形象:小王是个深受牺牲式教育毒害的轻度抑郁患者,王妈则是中国普遍型家长、擅长牺牲式教育和打击式教育,故事展现了小王得了轻度抑郁以及家庭沟通障碍的表现,和王妈与小王相处的各个片段回忆,力图向观众展现出牺牲式教育对双方乃至整个家庭的危害。
设计感悟: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由于家长牺牲式教育导致的孩子压力过大焦虑和抑郁的例子,家长可以多多重视起孩子,避免错误的教育方式,同时加强与孩子的平等沟通,避免长久问题累积而产生沟通障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目前的中国正是这样的家庭占大多数,并且也正是这部分家庭更容易忽视这一问题。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式教育的缺陷。
视频
(7)作品名称:妈妈,下辈子我不想做你们的小孩了
团队组员:李雯菁
设计说明:本视频以“我”的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主角回忆过去母亲对自己的语言暴力,最后决定选择逃离母亲的故事。故事在现实时间线上发生的是:“我”给母亲留下字条——“妈妈,下辈子我不想做你们的小孩了”后与母亲分别的事件。本片通过开场主角的内心独白,回溯一段段从小到大的关于母亲对自己的语言暴力的回忆,展现主角的内心世界,带领观众了解主角最终做下逃离妈妈这一决定的原因,最终做下决定,写下向母亲告别的字条。
我的视频主题是家庭语言暴力中的亲子语言暴力,通过一个个人的悲剧来体现语言暴力给孩子带来的创伤。意在引起公众的重视,唤起公众的共鸣,故事中的主角是妈妈和女儿——这是受到我本人个人制作的条件限制,而我的视频不只是这一代的孩子身上会出现的现象,许多成年人乃至为人父母的中年人也可能在儿童时代受到过这样的创伤,我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逐渐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到,家长某些语言正在通过一种长辈与小孩间不平等的关系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伤害。当然这样的困境仅凭一个视频,一个悲剧并不能够打破,甚至凭借我一个人并不能够提出多么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处理这样的现状,但我希望把故事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看见,这些故事并不是个例,并且即使是看似圆满的家庭中也会存在,直白一些地说,这些是我和我的许多朋友都经历过的事。亲人是青少年最信赖最亲近也是最爱的人,如果连家人的语言中都处处锋利,对他们造成的创伤真的会伴其一生,同时经过我对我见到的大部分受害者的观察,许多施暴者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言语暴力是多么严重的行为,在家长与孩子间由于辈分而产生的不平等关系下,有很多受害者痛苦万分却不能与施暴者进行有效沟通,无法和解,最终与我笔下的女主一样选择离开原生家庭,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我想说可能我写的故事有一些尖锐,主基调低沉,但我希望将这样切实有发生的故事通过影片呈现出来。
设计感悟:本次视频全程由我个人制作,从初期策划脚本,中期场景设计拍摄,到后期调色配音配乐我都花费了许多心思,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其中稍显庞大的工作量是一大难题,但好在时间足够充裕,这次的项目设计我收获颇丰。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