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疾病传播、地缘政治重构、气候变化、贫穷饥饿等全球性、复杂性问题依然待解。传统单一学科解决问题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以应用实践为特点的设计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更是体现出了更大的系统性、开放性与协同性。然而,现有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存不足,难以有效应对新形势。面对数智化时代的产业变革与层出不穷的全球性、复杂性问题,必定赢官方网站设计学学科强调全球意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审美为导向,主动交叉融合,适应数智化时代的产业变革,引领时尚美好生活。
一、面向数值化时代产业需求,凝练学科特色,梳理学科方向
设计学科积极对接上海“3+6”产业体系,面向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时尚消费品等领域,聚焦数智微空间的设计与营造,开展载运工具及其数字座舱、智能机器人、时尚消费品等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以此梳理学科方向,在交叉学科下的设计学研究学术研究领域,开展载运工具及其数字座舱设计、城乡创新及可持续设计、视觉设计及战略等三个领域的研究。工业工程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点开展载运工具及其数字座舱设计与智能机器人的工业工程设计研究。在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点中,开展数智时尚消费产品与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与创新实践。与此同时,围绕时尚消费品的品牌策划传播与空间展陈需求,开展时尚消费品的品牌形象、数字内容设计、数智展陈空间设计研究与创新实践。
二、以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面向产业需求,打造学科交叉设计研发团队
以载运工具及其数字座舱设计为特色方向,依托上海市设计学IV高峰学科,联合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带领研究生完成了12项重要课题的设计研发。与企业联合建设了时尚消费品设计协同创新中心、载运工具及其数字座舱设计协同创新中心、智慧装备设计协同创新中心、设计管理与服务设计协同创新中心、智慧家居设计协同创新中心、城乡创新及可持续设计协同创新中心、视界设计协同创新中心、T-ART&梵木设计协同创新中心、社会公共设计协同创新中心、城乡人居环境设计协同创新中心、信息传播与媒体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数字化展示设计协同创新中心等12个校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企业导师,组织跨学科方向师生进行真实课题的设计研发,构建了校企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联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壹仟零壹艺数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57所高校与企业,成立了全国城市设计数字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针对数字化复合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
三、引入学界业界资源指导学科建设工作
在进行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学院积极对接学界业界资源,获得了大力的支持。学院多次组织教师赴浙江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兄弟院校进行开展学科建设的调研与交流。聘请华东理工大学程建新、南昌航空好大学徐波、西安理工大学王旭鹏、武汉理工大学陈汗青、上海师范大学江滨等专家针对学科方向的凝练、学科组织体系构建、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等提供指导与咨询意见。与此同时,积极与产业对接,聘请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徐荣、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汪晓峰、上海纺织建筑工程设计院金平良、针对载运工具及其数字座舱设计、时尚消费品设计的团队建设、研究、开发等议题提供指导与咨询意见。